人文管理学院紧跟学校教育教学重点工作安排,通过“三维联动”机制,稳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行业导师协同论证——筑牢校企深度合作育人之基
3月以来,学院累计召开行业导师专题研讨会4次,邀请来自医药、卫生、教育、文化、传媒等领域专家,围绕如何培养学生服务社会能力、人工智能与行业发展、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能力要求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校企合作单位建言献策,表示将通过共建产学研课程案例库、开发精品实践育人项目等方式,将行业前沿动态深度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课程共建—实践共育—成果共享”的全链条育人模式。
二、专家师生联席研讨——保障培养方案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学院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特邀校内外专家、教师、在校生、毕业生,聚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学时学分体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通过三轮递进式论证会,对标《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OBE理念,凸显人工智能与专业综合能力培养,进一步明确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联矩阵,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矩阵,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三、科技赋能教育教学——彰显培养方案科学性和前瞻性
学院邀请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通过多次专题讲座、培训指导等方式,深化了全院师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认知。各专业围绕新时代产业变革与人才需求,立足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积极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打造“数智人文+中医药文化传播”“AI+卫生管理”“AI+健康管理”“AI+大健康+营销”优势特色突出育人模式,彰显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和前瞻性。
通过构建“三维联动”机制,人文管理学院实现了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链条优化,为培养“文医融合、医管融汇”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2025年4月30日人文管理学院来稿 文/李莹波 审核:刘泽峰、李曼)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