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4日下午,在行政三楼会议室,学校召开新一届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对我校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审议。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瑞辉教授主持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永学教授宣布新一届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名单,并对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职责进行了简要说明。
教务处处长于远望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汇报了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及过程,并较为详细地解读了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指导意见。
各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并接受委员会的现场质询。汇报重点介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以及与原培养方案的差异、创新和特色。委员们围绕各专业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核心课程建设、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竞争力、课程的实用性、课程评价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汇报结束后,主任委员周永学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教务处和各院系部在这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所做的扎实工作。他指出,教务处多次召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会议,认真部署修订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各教学院系部紧密结合社会、行业需求以及我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广泛深入调研,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反复论证,切实保证了此次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议最终形成如下决定:
一、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成绩显著。总体看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结构合理,整体设计较为科学,同意提交院务会审定。
二、部分专业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进一步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要不遗余力,反复研究、探讨、解决诸如通识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宽与专、学生职业服务能力与就业等具体问题。
三、教务处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与设计。尽量使非医学专业开设的医学课程达成一致,从而打通课程共享的通道,形成“课程超市”的模式供学生选择。
四、课程考核方式应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在方案中要体现出来,改变 “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试评价方式。
五、新开设的专业要认真总结开办以来的办学经验,汲取经验教训,方案中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